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[教學] DSLR新手教學教室



[教學] DSLR新手教學教室

一.光圈

光圈通常位於鏡頭的中央,它是一個環形,可以控制圓孔的開口大小,控制曝光時光線的亮度。當需要大量的光線來進行曝光時,就將光圈的圓孔開大;若只需要少量光線曝光時,就將圓孔縮小、讓少量的光線進入。

光圈的計算單位我們稱為光圈值(f-number)或者是級數(f-stop)。首先我們來談談光圈值。

標準的光圈值(f-number)的編號如下:

f/1、f/1.4、f/2、f/2.8、f/4、f/5.6、f/8、f/11、f/16、f/22、f/32、f/45、f/64

其中,f/1是進光量最大的光圈號數,光圈值的分母越大,進光量就越小。通常一般鏡頭會用到的光圈號數為f/2.8~f/22,光圈值越大的鏡頭,鏡片的口徑就越大,相對提高其製作成本跟難度。

級數是指相鄰的兩個光圈值的曝光量差距,例如f/8跟f/11之間相差一級,f/2跟f/2.8之間也相差了一級。依此類推,f/8跟f/16之間相差了兩級,f/1.4跟f/4之間就差了三級。

在職業攝影圈裡,有時稱級數為「檔」或是「格」,例如f/8跟f/11之間相差了一檔、或是f/8跟f/16之間就相差了兩格。

在每一級(光圈號數)之間,後面號數的進光量都是前面號數的一半。例如說 f/5.6的進光量只有 f/4的一半,f/16的進光量也只有f/11的一半,號數越後面,進光量越小,並且是以等比級數的方式來遞減。


光圈號數與進光量的關係
大光圈的鏡頭非常適合低光量的環境,因為它可以在微亮光的環境下,擷取更多的現場光,讓我們可以用較快速的快門來拍照,以便保持拍攝時相機的穩定度。但是前面有提到大光圈的鏡頭不易製作,必須要花較多的花費才可以獲得。

除了考慮進光量之外,光圈的大小還跟景深有關。景深是物體成像後,在相片(圖檔)中清晰的程度。光圈越大景深會越淺(清晰的範圍較小)、光圈越小景深就會越長(清晰的範圍較大)。


二.快門

快門是相機中的一個機械裝置,大多設置於機身接近底片的位置(大型相機的快門則是設計在鏡頭中),藉由控制快門的開關速度,來決定底片接受光線的時間長短。

也就是說,在每一次拍攝時,光圈的大小控制了光線的進入量、快門的速度決定光線進入的時間長短,這樣一次的動作便完成了我們所謂的「曝光」。

快門以「秒」作為單位,它有一定的數字格式,一般在像機上我們可以見到的快門單位有:

B、1、2、4、8、15、30、60、125、250、500、1000、2000、4000、8000
上面每一個數字單位都是分母,也就是說每一段快門分別是:1秒、1/2秒、1/4秒、1/8秒、1/15秒、1/30秒、1/60秒、1/125秒、1/250秒(以下依此列推)等等。一般中階的單眼相機快門做到1/4000秒,高階的專業相機則可以到1/8000秒。

B指的是慢快門Bulb,B快門的開關時間由操作者自行控制,我們可以藉由快門按鈕或是快門線,來決定整個曝光的時間。

我們可以注意到每一個快門之間數值的差距都是兩倍,例如1/30是1/60的兩倍、1/1000是1/2000的兩倍,這個跟光圈值的級數差距計算都是一樣的。與光圈相同,每一段快門之間的差距也被之為一級、一格或是一檔。

光圈級數跟快門級數的進光量其實是相同的,也就是說光圈之間相差一級的進光量,其實就等於快門之間相差一級的進光量,這個觀念在計算曝光時很重要,我們會在下一個章節跟大家講解。

前面我們提到光圈決定了景深,快門則是決定了被攝物的「時間」。當我們拍攝一個快速移動的物體時,通常需要比較高速的快門,才可以抓到凝結的畫面,所以我們在拍動態的畫面時,通常都要考慮可以使用的快門速度。

有時我們要抓取的畫面可能需要連續性的感覺,像是拍攝像是絲緞般的瀑布或是小河時,就必須要用到速度比較慢的快門,延長曝光的時間來抓取畫面的連續動作。


左邊的圖用了比較慢速的快門,可以看到兩片葉片有明顯的晃動,右邊使用了安全快門,所以可以拍到凝聚的畫面。

除了「時間」之外,快門也決定了我們拍攝的穩定度,一般以手持相機拍攝來說,快門必須要高到一個值,拍出來的畫面才不會晃動,這個能拍出穩定畫面的快門速度,通常稱之為「安全快門」。

安全快門有一個簡單的計算方式:

1 / 使用的鏡頭焦距 = 安全快門

如果我們現在使用50mm的鏡頭拍攝,那麼能讓我們拍出清晰相片的安全快門就是 1/50 ,大約是 60 的快門。如果使用了200mm的鏡頭,那麼安全快門就要提高到1/200大約是250的快門。由此可知,焦距越廣的鏡頭安全快門就比較低,但是長焦距的鏡頭所需要的安全快門就高許多。


三.曝光

我們如果想要得到一張色彩漂亮、明暗分明的影像,就要讓感光體(傳統時代的感光體為軟片,DSLR時代則為CCD或CMOS感光原件)得到適當的曝光。而所謂的曝光,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,讓感光體受到一定光量的投射。

曝光的計算方式為:

曝光 = 光量(光圈容許進入的光線強度)X 時間(快門允許進入的時間長短)

也就是說,一個完整的曝光程序,是由光圈的大小以及快門的時間搭配組合而成的。

所謂的標準曝光值,以現在的測光表設計,都是把整個畫面曝光量平均到中間灰,也就是18%的灰值。中間灰的輝度(反射光線的強度)接近人類的膚色或是天空的藍,我們可以藉由觀察「灰卡」,來知道中間灰它大概的表現。

一般來說,現在我們要得到一個正確的曝光,通常都是藉由相機內建的測光表來幫我們計算合適的光圈快門組合。測光表藉由不同的測光方式,將所測得的現場光平均成中間灰,然後調配光圈快門來達到正確曝光的目的。


依左至右分別為平均測光、中央重點測光、點測光

在DSLR中內建的測光表,一般都具有下列的測光方式:

平均測光
平均測光將整個畫面的現場光作平均計算,然後求得中間灰值。

中央重點測光
中央重點測光以畫面中央為主要加權部分,然後佐以四周的現場光,再計算出中間灰值。

點測光
點測光只擷取畫面中央約3%~5%的範圍作計算,求該點的中間灰值,這對複雜環境光的拍攝相當方便。

分區測光
每一家像機廠商都會研發出自己獨特的分區測光方式,來因應各種不同現場光的曝光計算,例如CANON的21區分區測光、或是NIKON的3D矩陣測光。這些測光程式會依據環境的不同作變化計算,求出最適合的曝光量。
在前兩課我們已經為大家上過了光圈與快門,裡面提到光圈每一個號數的差距、跟快門每一個段數的差距,都是稱為一級、一格或是一檔。不管是光圈或是快門,每一級之間相差的曝光量都是相同的,也就是說:

F4跟F5.6相差了一級、1/15s跟1/30s相差了一級,這兩種情況相差的光量是一樣的。
F5.6跟F11相差了兩級、1/60s跟1/250s相差了兩級,這兩種情況相差的光量也是一樣的。

這樣來看,在一個曝光組合決定好之後,還是可以增減光圈跟快門的段數作變化,而不會影響到最後的曝光值,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例子:

假設我們現在測出來一個曝光組合是 F5.6、1/250s,但是為了要用大光圈拍人像來獲得淺景深,我們可以把它更改成
F2.8、1/1000s。
其中,因為光圈向上前進了兩級(F5.6 > F4 > F2.8),所以相對的快門要向後退兩級(1/250s < 1/500s < 1/1000s)。這兩個組合的曝光量其實是相同的,經由這樣的計算調整,最後我們可以得到大光圈的拍攝方式、又不會影響到最後的曝光值。

學習好上面的觀念跟計算方法,對我們以後面對較需要變化的拍攝環境是相當有幫助的。


四.對焦

一張好的照片,最基本的條件,就是要擁有良好的曝光和正確的對焦。在前面我們已經講過了曝光的觀念和換算方法,在後面會繼續教大家如何因應環境來調配合適的曝光組合,這一課,我們要先教大家正確的對焦方法跟觀念。

自動對焦功能已經是現在DSLR的基本功能了,尤其是有超音波馬達的推動和更新更強的對焦程式輔助。在一般的拍攝情況下,要做到正確的對焦已不再是件困難的事情了,不過還是有許多人常常會拍出失焦的照片,有些時候連攝影老手也會犯下這樣的錯誤。

為了幫助初學攝影的朋友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,這堂課我們特別列出了一些在對焦時,容易發生的疏忽和錯誤。只要在拍攝時仔細的注意下面的一些情況,就可以避免失焦或是焦距偏移的情況發生。

1.反差低的環境
基本上,自動對焦的系統通常是利用環境中的反差,經過運算合焦後,來達成自動對焦的目的。這樣的設計在拍攝環境反差比較低時,就會發生對不到焦的情況,很難達成合焦的動作,也就是一般常說的「迷焦」。

在反差低的環境對焦時,可以將對焦點移到同樣距離內反差比較大的物體,完成對焦的動作之後,再將鏡頭移回至我們要構圖的範圍中。在進行這個動作的時候,完成對焦後記得要先鎖定焦點,以免重新構圖時又失去了已經對好的焦距。一般的相機要鎖定焦點,採用的是半按快門的方式,其它較複雜的設定可以參閱相機的說明書來設定此動作。

2.低亮度的環境
在亮度比較低的拍攝環境,也很容易產生迷焦的狀況。一般相機所設定的自動對焦,在環境上有一定的亮度限制,低於這個限度時,自動對焦就會喪失它的功能。現在的數位單眼相機大多有對焦輔助燈的設計,在光度不足時,對焦輔助燈會自動發光來協助對焦。不過這個小燈通常功率不強,能幫助照射的距離有限;另外,高階的數位單眼相機通常也沒有對焦輔助燈的設計。

解決的方式是在低光度拍攝時,另外加裝外部閃燈。功能比較齊全的外部閃燈都有功率更強的對焦輔助燈功能,甚至能投射會造成反差的紅光來幫助對焦。

另外一個方法是使用手電筒或其他的外部光源來照射,幫助對焦可以順利完成,要不就是乾脆改用手動對焦,以自己的眼睛來確認。

3.對焦點不在中央
當對焦點不在中央時,我們必須先在畫面裡的焦點對焦,然後再重新構圖。進行這個動作的時候,常常會因為疏忽,而在重新對焦時讓焦點跑掉,對到不是我們原來預設的位置。

在上面第1點「反差低的環境」中,有提到利用半按快門來保持原先鎖定的焦點,一般在拍攝時我們很容易因為疏忽,而忘記去做這樣的動作。所以養成半按快門的好習慣,在重新構圖時才不會有焦點跑掉的情況發生。

此外,有的相機還可以設定其他的按鍵作對焦,快門鈕則專門執行測光及按下快門的動作。這樣的設定也可以避免跑焦的情況。

4.被攝體是處在連續移動的狀態
當被攝體處在一個連續移動的狀態之下,我們在對焦完按下快門之前,可能因為被攝體已經離開了拍攝的位置,而發生失焦的情況,像我們在拍小朋友嬉戲的畫面時,就很容易發生這樣的情況。

解決的方法可以利用相機本身的「連續對焦功能」,將對焦選項切到這個位置之後,相機就會自動對移動中的被攝體,持續地做對焦動作,一直到快門被按下為止。當然這個功能也並非是萬靈丹,當相機本身的連續對焦功能不夠強悍時,偶而也會有抓不到焦點的情況發生。

各家廠牌連續對焦的能力不盡相同,目前在動態追焦上的表現,以Canon最為攝影人所稱道,而Nikon在這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。熟悉自己拍攝的主題後,選擇購買適合的相機,是每一個拍攝者事前應該做好的功課,如果相機的連續對焦功能不盡理想,那麼拍攝者不妨改成手動對焦,順便訓練一下自己對焦的速度跟能力。


現在數位單眼相機的功能,可以說是一台比一台強,但是面臨上述種種情況,自動對焦還是會有失準的時候,所以除了留意這一堂課提到需要注意的情況之外,花點時間好好練習一下手動對焦能力,也是攝影人應該具備的能力。
這是條不歸路

雖然數位相機可以預覽,但是基本功練扎實了,對於作品只有加分沒有減分,共勉之^^
我是[粗]汁[大]噎,大家好^^
返回列表